阅读历史 |

寒心剑(1 / 2)

加入书签

几年光阴匆匆流转,南昌王府的荣华与南昌城的烟火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繁华的画卷。然而,在这繁华背后,却隐藏着一段深重的哀伤。

李凌江,南昌王府的新主人,他的眼神中总是带着一丝忧郁。他知道,张萱儿的心并不在他这里,她的目光总是越过他,望向远方,仿佛在寻找着什么。

张萱儿,作为修真世家的嫡女,她原本应该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然而,命运的捉弄却让她被迫与李临江联姻。她的心中充满了无奈和痛苦,因为她知道,她真正爱的人是罗宪。

罗宪,那个曾经与张萱儿一起疯癫、一起冒险的发小。他的离开,让张萱儿的心如同被撕裂一般。她不明白,为什么他要这样不告而别。

直到那天那份书信的到来

萱儿吾妹:

见字如面,遥寄相思之情。自别离以来,时光荏苒,转眼已是数载。每每念及旧日共游,心中便涌起无尽之思。然世事难料,人生如梦,吾今已有新缘,与韩菱儿喜结连理,共度余生。

菱儿贤良淑德,与吾情投意合,吾心甚慰。吾知汝与李兄亦是佳偶天成,愿汝二人琴瑟和鸣,白头偕老。吾虽远离故土,但心系旧友,时常挂念汝之安危。愿汝珍重身体,勿忘初心,固守道义,善自珍重。

今书至此,言不尽意。愿汝与李兄共赏明月,同饮清茶,共度美好时光。吾虽远隔千里,但愿友谊长存,期待他日重逢,再叙旧情。

罗宪顿首

大婚前夕,在寂静的南昌王府内,月光透过窗棂,洒在精致的案几上。案几上,一封书信静静地躺着,散发着淡淡的墨香。张萱儿颤抖着双手,缓缓拿起那封信,信上的字迹熟悉而又陌生,仿佛带着罗宪的温暖与决绝。

她深吸一口气,小心翼翼地拆开信封,展开信纸。随着每一个字的映入眼帘,她的心跳也逐渐加速。当她读到罗宪与韩菱儿成婚的消息时,仿佛有一股无形的力量瞬间击中了她的心脏,让她几乎无法呼吸。

泪水在眼眶中打转,张萱儿紧紧咬住下唇,努力不让泪水滑落。然而,心中的悲痛却如潮水般汹涌而来,让她无法抵挡。她感到自己的心在一点点地死去,那份对罗宪的深情和期待,在这封书信的打击下,变得支离破碎。

她无力地坐在椅子上,任由泪水顺着脸颊滑落。她想起与罗宪的点点滴滴,那些曾经的欢笑和泪水,如今都变成了刻在心头的伤痕。她感到自己的心已经千疮百孔,再也无法承受更多的伤害。

然而,现实却不容她沉溺于悲痛之中。她深知自己身负家族重任,不能因个人情感而荒废一生。于是,她擦干泪水,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她决定接受与李临江的联姻,尽管心中仍旧残留着对罗宪的思念和遗憾。

从那一刻起,张萱儿仿佛变了一个人。她收起了所有的悲伤和软弱,以坚强的姿态面对未来的生活。她努力做一个合格的王妃,尽心尽力地履行自己的职责。然而,在她心中深处,那份对罗宪的思念和悲痛,却永远无法抹去。

李临江发现了张萱儿的异常,他试图安慰她,但张萱儿却对他冷若冰霜。她心中的痛苦和恨意让她无法再接受任何人的靠近。她开始疏远李凌江,甚至故意做出一些让他痛心的事情。

李临江虽然心痛不已,但他却选择了默默承受。他知道,张萱儿的心已经不属于他了,他只能尽力去做一个好丈夫,去弥补她心中的空缺。

然而,张萱儿的身体状况却越来越差。那场封印之战让她伤了灵根,亏空了本源,即使修道也难以挽回。她的脸色越来越苍白,精神也越来越萎靡。她时常在梦中见到罗宪的身影,醒来时却只能面对冰冷的现实。

李临江请来了无数的名医和修士,但都无法根治张萱儿的病根。他知道,她心中的结才是最大的病因。他试图与她沟通,试图解开她的心结,但张萱儿却对他的话置若罔闻。

终于有一天,张萱儿诞下了一个儿子。然而,她的身体已经无法支撑下去了。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她提出了一个令人心碎的请求——不配享皇家供奉,要求回到龙虎山的旷野山涧。

李临江虽然心痛不已,但他还是尊重了张萱儿的意愿。他亲自将她送回了龙虎山,看着她的身影消失在茫茫山林中。那一刻,他心中的痛苦和无奈达到了顶点。

张萱儿在龙虎山的旷野山涧中度过了她生命的最后时光。她时常站在山崖边,眺望着远方的天空,仿佛在寻找着罗宪的身影。她的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思念和悔恨,她后悔没有好好珍惜与罗宪在一起的时光,后悔没有告诉他自己的心意。

岁月流转,罗宪的名字渐渐被人们遗忘。然而,在龙虎山的山门上,那柄寒心剑却依然闪烁着冷冽的光芒。它见证了张萱儿心中的痛苦和悔恨。

多年后,一个须发皆白的老人带着他的孙子路过龙虎山。他站在山门前,凝视着那柄寒心剑。他的眼中闪过一丝泪光,仿佛看到了当年与张萱儿一起冒险、一起疯癫的时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