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十七章金边长城(1 / 3)

加入书签

修建长城敌台 的进展一点也不慢,十天的工夫王淑红稠楼的二层就建好了,而后又在稠楼上给她修建一个拱形很大的闺房,东西有门 南北有窗,四周布满垛口,垛口上有半圆的花岗岩石中就有茶碗粗插旗的石孔,更有两个固定小将军炮的垛台,站在上边相当开阔,向北可以望到燕北的关外风光,比原来能眺望出数里之远。向南整个拿子峪村的村庄尽收眼底,周围长满了绿色的庄稼,可谓一派太平盛世。

那天她把闺楼上面打扫干净,并把行李和一应闺中用具和郁玉都搬到上面。郁玉用手帕擦着头上的汗水说:“住在上面就是好,微风习习连一个蚊子都没有。”

王淑红瞥了她一眼 说:“夏天是凉快,冬天还不冻死。”

郁玉笑她说:“冬天你可以抱着三虎取暖吗。”

王淑红又白了她一眼说:“待会三虎要来,你回避一下。”

郁玉嬉笑道:“你们这样也不怕被你爹妈看到,你爹打断你的腿。”

王淑红道:“少说我,你也不是和赵鹏远腻在一起吗。”

郁玉气她道:“我不怕没有爹娘管着。”说着就下楼去了。

不多时顾三虎拿着一盘子的欧力果子上了闺楼,他先在闺房的四周查看了一圈才进了门,又打量了闺房的布置而后说:“你这闺房什么都好就是缺几盆鲜花,等到明天我给你在山上挖几棵。”

王淑红道:“可别每天都忙,我都没功夫打扮更别说养花了。”

顾三虎又说:“养花的事等以后再说,没想到你们北方还有这样美味的水果快来尝尝。”说着把鲜红的欧力递给她吃。

王淑红边吃边说:“我们北方的水果不少,只是没有吃过南方的水果。”

顾三虎说:“冬天你才不是吃过陈大头送过来的蜜桔吗。”

王淑红不屑地说:“那也不是稀罕的东西,我小时候就吃过的。”

顾三虎略微惆怅的说:“等到咱们老了我便带你去南方,那里冬天不结冰更有四季的水果吃,尤其是香软的木瓜,只有杨贵妃才能吃的上的荔枝,更有细腻的香蕉和芒果、、、”

“别说了,听得我都流哈喇子了。”王淑红打断了他的话。

顾三虎说:“那你想让我说什么,你搬到闺楼第一天咱们就入洞房吗?”

王淑红红着脸说:“说那事干吗,羞死人了。”

“咱们都是军人干嘛学那些读书人裝斯文。”说着顾三虎就一把抱住她。

“把油灯吹灭了。”王淑红无力的说。

修完王淑红的闺楼以后,拿子峪长城的整体工程可以说完工一大半,正当我家父女觉得可以歇口气的时候,正赶上夏末庄稼青黄不接的季节,兵部无粮无钱供应各段各关长城,对于这种情形作为镇守长城多年的王记春已是司空见惯。他命令王小喜打开军屯中的一仓粮食分发下去给军民们吃,那个粮仓建的十分隐蔽就在黄主簿家与邻家的夹墙中间,蒙古骑兵很难找到,他们烧了整个拿子峪村也烧不到粮仓,只是一万斤的小米远远满足不了他们的需求,王淑红为了能渡过难关,把卖炮的银子也拿出来买了小米。此时地中的各种蔬菜有的是,有粮才有底气使得拿子峪关渡过了最困难的时期。

好不容易熬到秋天凉快的时候,长城各个敌楼完工在即,可是民工们却要放工回家,不是他们回家时秋而是他们已经完成了全年的徭役,不用再出工为朝廷做任何派遣。此时的王淑红所剩白银无几,想要让他们干活就要付给他们工钱,管他们粮食吃。

就在王家父女一筹莫展的时候,郁玉为了报答王淑红的救命之恩,变卖了家中的住宅和所有田地,卖了近千两银子无偿的支援拿子峪修建长城,这让所有的拿子峪军民对她感恩戴德,于是王记春与民夫工匠约定,拿子峪军方给他们出工钱,大工十个铜钱小工六个铜钱十天结账,全天管饭吃。

不管是拿子峪和大深巷五个村的村民和陈州新丰乡的民夫,长久以来都是给朝廷服徭役的,如今拿了工钱干活都非常出力。当时正值秋天正是人精力充沛的时候,他们终于在上冻之前把拿子峪的十七座敌楼和长城垛口都修完了。

于是那些民夫建议在完工以后吃一顿散伙饭庆祝一下,此时王家父女和郁玉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时候再也拿不出一两银子,那些民夫只得拿着工钱背着行李各自回家。纵观整个蓟镇上千里各段长城,拿子峪关在石门路也就是山海关段长城不是第一个竣工的,但是也不是最后三个完工。

那年的阴历十月初一,在拿子峪关的城楼前所有官兵穿戴整齐列队直立,在等候钦差总督蓟辽保定等处军务监理粮饷经略都察院右都御史兼兵部右侍郎孙矿,也就是天津和辽宁保定三个地方的军区司令最高军事长官,以及三个地方各级高级将领数十人,将到义院口关一线验收修好的各段长城,拿子峪关是他们经过的第二站。

站在关前的王记春带领顾三虎与赵鹏远也是披挂整齐,向东远远眺望,王记春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