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36章 我们也打算看看(1 / 2)

加入书签

“方医生!”

方彦正和王江川通着电话。

“王主任请说。”方彦客气道。

“方医生,后天中医药协会这边有一个中医研讨会,不知道您有没有时间?”王江川客气的问。

“协会那边也是王主任负责?”方彦笑着道。

“这一次研讨会是林厅发起的,我负责会议的工作。”王江川笑着道。

“好,我到时候一定到。”方彦笑着道。

“好,那后天再见。”王江川客气了两句,然后挂了电话。

“方医生,是王主任的电话?”黄正良在边上笑着问道。

“对,后天有个研讨会,黄教授也得到通知了?”方彦问。

“是啊。”

黄正良道:“年底了,可能是一个总结性的研讨会吧,过了年,就是协会的下一届代表大会。”

说着黄正良笑了笑:“依我看,明年方医生应该能入选副会长。”

方彦虽然年轻,但是现在在庆州省杏林界的地位可不低,省保健局的专家,省厅医疗小组的组长,即便是不能入选副会长,一个理事肯定是跑不掉的。

随着医疗小组的这几次事情,方彦现在在庆州省杏林界的地位已经渐渐地立住了。

方彦只是笑了笑没说话。

这些事方彦一般并不是很上心,其实要不是为了争话语权,方彦对名气了、权利了都不怎么感兴趣。

方彦年轻的身体里面,那可是有着上千年阅历的灵魂,那是实实在在的老妖怪了。

到了下午下班的时候,海州省送来的几位患者也都用了药,方彦依旧没有出面,黄正良几个人一起会诊。

医疗小组是专家医疗小组,并不是一群新人,所以方彦并不会时时刻刻的带着所有人,他要给其他成员一定的空间,让每个人都去发挥,都去成长。

在医疗小组,方彦其实就像是导师的这么一个身份,虽然方彦很年轻,可就水平方面,绝对能给所有人当导师了。

也只有其他人搞不定的时候,方彦才会出手,同时医疗小组每周都会讨论一次病案,就这一段时间的一些病症,拿出来讨论,方彦给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

一晃就是两天。

早上,杨轩文和安正泉来到病房,就看到患者正在吃着早餐。

“杨主任。”

患者的女儿客气的打着招呼。

“你母亲今天看上去好多了。”杨轩文道。

“是,昨晚上咳嗽就强了不少,晚上睡的不错,今天早上起来也没喘。”患者的女儿道。

“嗯,继续用药。”

杨轩文给患者做了一个检查,和安正泉一起走出了病房。

“没想到患者恢复的这么快。”

走出病房,杨轩文才对安正泉说道。

刚才杨轩文已经去过其他两位患者的病房了。

这一次海州省送来的三位患者两位是呼吸内科的患者,一位是风湿性关节炎。

用药两天,两位呼吸内科的患者恢复的都不错,咳嗽明显减轻,咳喘症状好转,精神也好了不少。

很多人都觉得中医见效慢,事实上中医见效并不慢,特别是针对一些棘手病症的时候,中医的效果其实相当好的。

中医是对症,针对的就是病症,医生用药的时候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分清楚轻重缓急。

什么是轻重缓急?

有危险的情况下,首先排除险情,这就是首要的,在没有危险的情况下,对患者影响最大,最为痛苦的症状就是首要的。

比如先排便,先让患者恢复饮食,先缓解咳嗽,见退热等等,把让患者痛苦的症状缓解下来,然后才着手病根,从根本上解决患者的病症。

所以,越是有着明显症状的患者,在遇到高明的中医医生的时候,见效越快。

比如高热不退,长时间的高热,是会耗损元气的,会对病症造成严重后果,不能好几天都退不了热,要是用药两剂没效果,肯定是不对症。

再比如呕吐,不能进食,不能入睡这些,也是棘手的症状。

两位呼吸内科的患者来的时候都是咳嗽严重,喘息厉害,没有精神,晚上咳嗽彻夜难眠,这些都是要先解决的问题。

所以说,中医的病名和西医完全不同,着手点也不同,中医解决的其实就是症状,有什么症状,就解决什么症状。

就像是机器运行出现故障,排除故障,让机器正常运转。

今天是杨轩文和安正泉来庆州的第三天,两个人的心情是相当的复杂。

“卡尔医生。”

两个人正说着话,就看到卡尔迎面走来。

“安医生,杨医生。”

卡尔一边和两个人打着招呼,一边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